当前位置:

【杂谈随感】“灰屋”的变迁

来源:掌上渌口 作者:晏伯承 编辑:刘慧 2019-12-16 14:33:04
掌上渌口
—分享—

文艺之窗/239

2.png

老家人称厕所为“灰屋”。“灰屋”一词源于何时不得而知。但提起它,记忆的闸门就会瞬间打开。

上世纪七十年代前,住的是土坯房。灰屋就搭建在屋后的山墈边。几根立柱支撑,几捆茅草覆盖,一个长宽均约1米,深约1.5米的粪坑,粪坑上面架上几块木板。这就是灰屋的标配。简陋、随意、无奈,可想而知。

吃喝拉撒无小事。而要在如此简陋随意的灰屋行个“方便”却是一种憋屈、一种煎熬。

春季多雨、潮湿,地面上长满青苔,湿漉漉、滑溜溜的.粪坑四周,常常爬满了粘泥虫、千足虫,令人不寒而栗;到了夏秋季,灰屋里闷热难受,一些又大又毒的山蚊子总会趁火打劫,时不时哼着 “嗡嗡” 小调骚扰你,在脸上、屁股上叮上一两口。一巴掌拍下去,常常满手都是血。虽解了一时之恨,但蚊子留下的那个印记半天都消不了;冬季“北风那个吹”,寒气逼人。上灰屋时间久一点,背心坑里都是凉的,一身骨头都是麻麻的。总之,一年四季那个灰屋都不是人呆的。

3.png

大白天上灰屋还好办,要是半夜内急可就不得了。我生性胆小怕事,不敢走夜路。每次天黑上灰屋时,我都要叫上父亲或母亲作伴。记得有一次我半夜拉肚子,父亲把我送到灰屋后离开了一会,我突然发现一个黑影从灰屋的墙角窜出,或许是山老鼠,抑或是黄鼠狼,我顿时吓了个半死,回到床上半天腿都是软的。也就是从那以后,我对夜晚上灰屋有了莫名的恐惧感。

八十年代后,家里条件有所改善。掀掉了土坯房,建起了砖混房。房的落檐处砌了个新灰屋。新灰屋少了点土气,多了点洋气:屋顶的茅草变成了石棉瓦,篱笆墙变成了实心墙,泥巴地交成了水泥地,泥粪坑也换成了一个大水缸。灰屋里通了电,夜晚“方便”时再也不担心黑灯瞎火了。

2009年,托共产党的福,全家4口人开了洋荤,住上了100多平方米的电梯。房子里的“方便”处不叫灰屋了,改叫了卫生间。且卫生间有两个,一个叫主卫,一个叫次卫。一家人商量着要把卫生间搞得漂亮点,上点档次。装修前还到几户邻居家实地参观取经。经装修师傅推荐,卫生间的装修材料都是些知名品牌。如卫生洁具用的是“九牧”,瓷片地砖用的是“东鹏”,顶上的浴霸用的是“欧普”。在装饰一新的卫生间行个“方便”,不再是憋屈,而是享受。

从昔日的灰屋到如今全新的卫生间,是一个质的蜕变。然而,这种蜕变远没有止步。

1.JPEG

随着经济的发展,社会的进步,小厕所、大民生的理念不断深入人羽,尤其是城市的厕所革命持续推进,成果丰硕。短短的一年多时间,闹市街头就涌现出了上百个公共卫生间,它如今还有了个富有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的名字——“建宁驿站”。框架式组合,保温透气的材料装修装饰,颜色黑白相间,外观高雅大气。内饰也极富时代感,且有几分科技含量:如节能环保的感应式水龙头、取纸器、干手器、擦鞋器,还有方便残障人士如厕的转动扶手、座椅等,以及共享雨伞、药品箱、充电宝、直饮水等便民利民项目。处处彰显人文关怀。有的大一点的驿站,还辟有超市、图书漂流角、环卫工人休息室、应急救助站等,可谓是集“方便”、购物、休闲、阅读、救助联络等多功能于一体。成为街头的一张亮丽名片。

灰屋的变迁是共和国七十年巨变的一个缩影,为这个充满民生情怀的变迁点赞!

(作者系株洲市荷塘区政府退休干部)
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来源:掌上渌口

作者:晏伯承

编辑:刘慧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zzlknews.cn/content/2019/12/16/6345329.html

阅读下一篇

返回渌口新闻网首页